美國人崇尚健康,提倡體育. 週末的電視節目, 大半是球賽, 美式足球, 高爾夫球, 籃球, 網球, 棒球等等. 球賽是公司裡男同事 和 中學裡男孩子必修的話題. 不懂球? 還了得! 那可太不酷了!! 你得考慮自己在地球上的"球籍"!
美國中學生的"同儕壓力" (peer pressure) 是極恐怖的, 優勢同學圈對別人的尖酸 排擠 嘲諷 奚落, 在幼小的心靈烙下的傷痕不容忽略. 我的美國同事說, 打死他也不願再重過一回中學生活! (記得 2007年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 韓裔獨行俠學生自白 "是你們將我逼到了死角" 嗎? http://en.wikipedia.org/wiki/Virginia_Tech_massacre) 學校裡第一酷的當然是大肌肉體育明星配上大腿滿天飛的啦啦隊, 酷男辣女, 性感加牛感(beefy), 其他的誰還比得上?
話說王太太的兒子大寶, 是個功課平平, 天生就表達能力不強, 手腳不協調的傻大個兒, 在中學裡佷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小圈圈. 但大寶從小愛畫畫,在構圖色彩方面很有天份, 王太太很想在藝術方面培養他. 可是十幾歲的青少年不知怎的, 就是認定 "萬般皆下品, 唯有體育高", 而且必須是折騰得體無完膚的項目才算數. 游泳, 網球, 羽毛球這些衝撞不到人的不"酷"! 為了要擠進"酷"流, 大寶挖空心思,使足勁兒要找到自己的體育"天份", 在學校裡一項一項臥薪嘗膽的嘗試.
第一志願當然是最 high 的美式足球嘍, 興致高昂加入訓練, 坐了兩學期的冷板凳, 預備員終於有機會上場, 揮汗如雨跟在大夥兒後頭滿場追球, 被人衝撞, 搞得暈頭轉向, 人球不分, 更甭提那鼻青臉腫, 耳朵都差點被擠掉的"戰績"了. 每次問他足球打 (其實是被打啦) 的如何, 他總是滿懷希望的說, 我們這隊總有一天一定會贏的! (小子不錯, 挺有團隊精神, 自己被打不算, 沒搞個人英雄)
過了一陣, 大概是等不及"總有那一天"了, 大寶興趣轉移到曲棍球, 可是耐力和爆發力比不過那些從小吃牛排長大, 牛裡牛氣的洋孩子, 一回飛球直打到額頭, 皮開肉綻, 再偏一點 眼睛就要失明了. 王太太嚇得哀求大寶另尋"新歡"吧. 接著試籃球, 跑嘛也跑不快 , 靈活程度原本就是他的弱點, 也不得不放棄. 大寶沉寂了一陣, 王太太正以為他終於開竅, 不必再成天提心吊膽,拎著急救包送兒子上屠場, 大寶興沖沖的報告母親大人: 我要學摔跤 (wrestling)!
最近見到大寶, 身上總是青一塊, 紫一塊, 多處皮膚開口, 甚至感染, 人瘦了不少. ( 摔跤比賽前, 選手都得上秤, 體重是關鍵.)
偶寐忍不住問了: 大寶這麼瘦, 摔跤參加的是蠅量級?
大寶: 才不是, 我是羽量級.
偶寐: 你人瘦, 個兒又這麼高, 不是重心也高嗎? 摔跤豈不是 (以己之短, 比人之長) 太不容易了? 有沒想過換個體育活動?
大寶: 天下本來就沒有容易的事. (可不是, 孩子的話頗有哲理.) 不過, 我昨天‧差‧ 點 ‧就贏了! (得意洋洋的)
偶寐: 噢--- 太好了, 祝你下次好運氣!
( 偶寐心裡犯嘀咕: 對了, 大寶, 不酷的阿姨有件事想不通, 為什麼我們家長小心翼翼呵護著孩子, 萬一孩子頑皮掛彩, 就怕被冠上"虐待兒童"的罪名, 被剝奪監護權, 更甭提傳統的管教了! 但是學校搞體育活動,鼓勵孩子撞得鼻青臉腫, 甚至骨折脫臼, 怎麼就變成是"英雄氣概"? 捨得也行不通, 不捨得也行不通, 真是父母難為啊!